安全梯笼的使用环境:
(1)珠江河道广州段受潮汐影响***。潮汐性质与珠江口基本相似,属不正规的半日混合潮型。潮汐性质一日内潮汐两涨两落,日潮不等现象***。
(2)珠江口为弱潮河口,虎门以外的伶仃洋是一个喇叭型河口,在外海传入的潮波传播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响,发生反射迭合,波能积聚,波幅增高,平均潮差由赤湾的1.36m,沿程递增到舢舨洲为1.6m,潮波进入狮子洋后,继续向上游传播,由于受上游径流下压与河床边界条件的影响,能量逐渐消减。潮差也沿程递减,潮差由黄埔的1.63m减至上游浮标厂附近的1.37m。
珠江河道由于受河床及两岸地形的约束,水流具往复流特点。工程所在河段由于涨潮潮流受迳流下压,落潮时迳流与落潮流一起下泄,因此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涨潮历时越往上游越短,落潮历时则相对增长。根据1991年12月23~25日及1992年7月7~9日在海心沙断面的潮流实测资料:涨潮***流速(表层)为1.05m/秒,流向约340度,落潮***流速为1.22m/s(中层),流向约170度。枯水期涨潮段平均流速0.40m/s,平均流向345度,落潮段平均流速为0.58m/s,平均流向174度。洪水期涨潮段平均流速0.28m/s,平均流向为341度,落潮段平均流速为0.61m/s,平均流向为174度。
安全梯笼的使用地质情况说明:
(1)本勘察区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①层填土层、第②-2层粉细砂和第③层风化岩中,受大气降水及江水的影响,与江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第②-1层淤泥、第②-3层粉质黏土均属本场地内的相对隔水层。
(2)陆域各孔地下水位赋存情况见附表:《勘探点一览表》,水域部分水面高程与陆域钻孔水位基本齐平。
8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拟建场地北侧临珠江,补给受潮汐、大气降水以及临近的珠江水系影响,排泄主要表现为大气蒸发和渗流。
第2章施工对既有有轨电车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基坑开挖深度为开挖深度为4.65m,基坑支护桩外边线距离有轨电车距离有轨电车轨道道床结构外连线的最小水平投影净距为3.5m,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结构保护技术规范》,结构外侧0.7~1.0倍开挖深度范围内为***影响区(B),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结构与外部作业的最小相对净距在0.5倍~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接近程度为接近(Ⅱ)。由于基坑开挖范围内地层由上到下为<1-1>杂填土、<1-2>素填土、<2-2>粉细砂,围岩级别为Ⅵ级,影响需要增加一级,故本工程对有轨电车轨道道床的影响等级为***。
安全梯笼外部作业与轻轨既有结构外边线在6m作业范围施工安全爬梯共计约100幅;外部作业与轻轨既有结构外边线在10m作业范围内吊装H型钢共计100根,吊装安全梯笼共计28根,钢结构作业基本均在净距控制范围内,特别是B~C轴有轨电车轨行区上方钢结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