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全梯笼附着架强度校验
附着架主要由12.6#槽钢组成,其材料为Q235,屈服应力σs=235 MPa,取安全系数n=1.5, 则许用应力[σ]=σs÷n=235÷1.5=156.7 MPa。
将附墙座节点21861和21862受力导入软件建模得出如下结果:
所以如上图所示***应力为σ=148.8Mpa≤材料许用应力[σ]= 235÷1.5=156.7 Mpa。
该附着加长架符合要求。
安全梯笼的使用环境:
(1)珠江河道广州段受潮汐影响***。潮汐性质与珠江口基本相似,属不正规的半日混合潮型。潮汐性质一日内潮汐两涨两落,日潮不等现象***。
(2)珠江口为弱潮河口,虎门以外的伶仃洋是一个喇叭型河口,在外海传入的潮波传播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响,发生反射迭合,波能积聚,波幅增高,平均潮差由赤湾的1.36m,沿程递增到舢舨洲为1.6m,潮波进入狮子洋后,继续向上游传播,由于受上游径流下压与河床边界条件的影响,能量逐渐消减。潮差也沿程递减,潮差由黄埔的1.63m减至上游浮标厂附近的1.37m。
珠江河道由于受河床及两岸地形的约束,水流具往复流特点。工程所在河段由于涨潮潮流受迳流下压,落潮时迳流与落潮流一起下泄,因此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涨潮历时越往上游越短,落潮历时则相对增长。根据1991年12月23~25日及1992年7月7~9日在海心沙断面的潮流实测资料:涨潮***流速(表层)为1.05m/秒,流向约340度,落潮***流速为1.22m/s(中层),流向约170度。枯水期涨潮段平均流速0.40m/s,平均流向345度,落潮段平均流速为0.58m/s,平均流向174度。洪水期涨潮段平均流速0.28m/s,平均流向为341度,落潮段平均流速为0.61m/s,平均流向为174度。
北侧地下室安全梯笼需要地下室结构顶部施工完成后方可施工,钢结构柱大部分坐落在混凝土结构柱顶上,7~9轴钢结构立柱坐落在转换梁上。南侧安全梯笼大部门均是一柱一桩一承台布置,7~9轴钢结构也是坐落在地梁上。
(1)总体优化原则:由于南侧施工周期短,北侧施工周期长,主要考虑进行北侧安全梯笼设计优化。
(2)北侧靠近有轨电车地下室部分C轴钢结构立柱(除7~9轴转换梁位置钢结构),由原设计混凝土柱顶立安全梯笼优化为钢结构直接从地下室底板上立柱,在地下室高度范围内(嵌固端),钢结构柱内由设计考虑是否需要填充微膨胀混凝土。
(3)北侧7~9轴交C轴钢结构立柱,由原设计采用转换梁上立柱优化为转换梁在底板上设置(上反结构形式),钢结构也从转换梁上立柱,由于7~9轴区域建筑做法为消防水池,不影响具体的使用功能。
安全梯笼材料的要求
(1)安全梯笼材质要求:钢管应采用***GB/T13793或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型号宜采用Φ48.3×3.6mm(按Φ48×3.0mm计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外观检查无裂纹,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外架安全梯笼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
(4)木脚手板型号3000(6000)×200(250)×50,两端采用Φ1.6mm镀锌铁丝绑扎;安全梯笼采用HPB235Φ6钢筋制作截面40mm间距,用Φ1.6mm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安全梯笼外侧满挂密目安***,网目数不低于2000 目/100cm 2 ,网体竖向连接时采用网眼连接方式,每个网眼应用16#铁丝与钢管固定,网体横 向连接时采取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架体转角部位应设置木枋作内衬以***架体转角处安***线条美观。
(2)安全梯笼外侧自***步起底部设180mm挡脚板,在高600mm与1200mm处各设同材质的防护栏杆一道。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则按脚手架外侧防护做法。